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澄迈农商银行:深耕“三农”沃土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澄迈农商银行主动扛起服务“三农”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坚守省联社“三三四五”发展战略,贯彻“1234”党建工作思路,以金融“赶考人”的姿态,答好一道道服务乡村振兴“试卷”。 

近三年,澄迈农商银行荣获“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农信系统先进行社”“全省农信系统质量排名奖”等荣誉称号。 

强化政治建设 答好“忠诚卷”

澄迈农商银行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各项工作之中,把党建工作摆在核心位置来抓,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为澄迈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点燃红色“引擎”。 

01强化政治引领把方向 

澄迈农商银行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将党的建设写入公司章程,坚持党委会与董事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落实党委前置研究程序,细化30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党委会讨论研究清单,涉及行内重大事项及时征求多方意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让党委会的决策更民主科学。2022年度董事会73项议题党委会前置研究,切实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把关定向、协调各方、督导落实的领导作用。 

02树牢思想政治风向标 

澄迈农商银行党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采取“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开展讲党课、主题演讲比赛、知识测试、重走革命路线、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真正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03全面从严治党树标杆 

澄迈农商银行党委定期对行内党风廉政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教育警廉,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剖析反思业内典型案件、制作纪委工作简报等,以身边案警醒身边人,做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坚持文化兴廉,在各部门、支行每个工位摆放《海南农信清廉公约》,与每位信贷客户签订《清廉诚信伙伴协议书》,有效拓宽群众举报渠道,营造共同监督、阳光监督氛围。定期开展家风廉政专题授课,对新提拔副职以上干部及家属进行廉政谈话。坚持监督护廉,建立员工个人廉政档案,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强化合规风险检查,常态化开展“九种人”、员工“八小时外行为”排查,在重要节假日提前印发正风肃纪通知,开展明察暗访,严厉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坚持整改促廉,针对巡视、巡察、审计、监管检查等反馈问题进行“责任清单+台账”式管理,压实整改责任,整改不到位绝不销号,始终把整改成效作为检验对党忠诚的重要体现。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答好“实干卷” 

近年来,澄迈农商银行党委深入贯彻省联社党委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党建共建为主抓手,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要求,坚守支农支小定位,着力打造“党建共建+客户营销+金融知识宣传+业务实效”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服务乡村振兴。 

01 “党建共建+服务小微”,助力服务实体经济

在县域重点园区内,澄迈农商银行设立3个党支部,成立由10余人组成的小微服务团队,以建设服务型党支部为抓手,围绕服务重点园区小微企业,与澄迈县税务局老城税务分局党支部、老城经济开发区招商筹备组党支部等单位及园区内企业开展党建共建。针对小微企业需求创新推出“小微企业快贷、青创贷、诚易贷”等产品,并结合企业需求提供“一企一策”的专属综合金融服务。建立存量客户、流失他行客户、目标客户三张清单,实行营销地图上墙,定人、定期、定点实现月攻克目标计划。2022年,走访调研园区企业213次,累计走访365家企业,累计为生态软件园区内34家企业发放贷款,贷款金额4.91亿元。设立授信审批中心,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创新担保方式,致力提升小微企业贷款用款体验。实行减费让利,针对开户手续费、小额账户管理费、企业网银账户管理费等46个服务项目费用免收或优惠,重新制定了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贷款利率平均降幅高于20%。贯彻落实海南农信助企纾困“九条措施”。2022年,为因受疫情影响的客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5.85亿元;为153位客户减免息,免息金额197.02万元。针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工作,专门出台工作实施方案,按要求向1507位客户按照年化利率1%进行减息,减息金额239.68万元。 

02 “党建共建+服务三农”,助力百姓共同富裕

围绕普惠金融、定点帮扶、综合营销、支持县域“6+2”品牌农业产品打造等积极与党建共建单位寻求业务发展合力点,探索创新更多“党建共建+”工作模式,把更多的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将党建工作纳入业务发展考核,将普惠金融支农支小业务考核指标与支行行长及客户经理考核工资挂钩,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激发员工服务乡村振兴的热情。2022年,澄迈农商银行党委及基层党支部共与55个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开展活动120余次,完成51个行政村(社区)的授信评议工作,线上累计授信6496户,金额3.51亿元。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8户,共139笔,贷款金额2.21亿元,带动脱贫户763人就业;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贷2217户,累放金额8397.44万元,全县同业排名第一。支持的大丰镇才存村及桥头镇沙土村挂牌为“支农再贷款示范基地”。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答好“创新卷” 

01加快打造“一站式”“一体化”高效便捷的社保金融服务

做好社银“双入驻”模式落地,网点已上线14个社保医保便民服务站,覆盖全县11个乡镇,群众在社保服务中心可办理金融业务,在设立社保医保便民服务站的网点即可办理社保业务。配备社保卡移动制卡机及移动办公终端等,为特殊客户群体提供社保卡上门制卡、激活等服务。持续扩展社保卡“一卡通”功能应用,社保卡读卡器累计在26家定点医院布放240台,在66家酒店和旅馆累计布放66台;在县审批局、县住房公积金管理局、老城软件园孵化楼公积金服务窗口等布放4台,群众持社保卡可办理相关业务。 

02聚力移动支付,提升便民“支撑度” 

澄迈农商银行始终围绕“创新服务模式,践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着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全力拓展以移动支付金融产品为引领的电子银行业务,将金融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2022年,个人手机银行新增户数1.93万户,手机号支付新增1.68万户,聚合支付二维码新增2338户,在152个行政村累计布设182个便民服务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且有52个便民服务点已升级成金融服务站。 

03用好线上“社宝e贷”,助推线上普惠金融 

充分利用“社宝e贷”线上办、审批快、手续简、随借随还等特点,全体员工结合整村授信、社保卡上门服务等开展综合营销,在动车站、公交车站、居民小区、村委会、微信朋友圈等发布营销推广内容,客户需要用款扫码便可线上申请贷款。2022年,“社宝e贷”新增签约2358户,累计授信金额3亿元。 

下一步,澄迈农商银行将在省联社的领导下,坚持推动党建融合业务发展,不忘初心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自觉践行普惠金融担当,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铁军。积极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服务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陈建峰 蔡笃骁)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以下简称“工行绵阳分行”)围绕数字工行和减负赋能目标方向,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为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动能支撑。截至目前,该行运行实施科技减负项目34个,研发落地数字化转型项目29个,建成开放银行场景平台7个[全文]
    2024-11-28 02:00
  • 今年10月是我国第15个敬老月,主题为“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友好型社会”。近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启动2024年“敬老月”活动,聚焦“银龄”权益保护,积极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健全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早在2012年兴业[全文]
    2024-10-23 02:00
  • 近年来,滨海县正红镇持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方式和手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群众有需求,村(居)委必回应。今年暑期期间,不少群众正愁如何看管孩子,[全文]
    2024-10-18 02:00
  • 今年9月,《甘肃省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印发出台,本轮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突出“绿色”“智能”和“节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使用绿色、低碳、节能的产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旧车换“能”,绿色出行。 9月22日,在兰州市城[全文]
    2024-10-01 02:00
  • 近日,国网华安县供电公司组织各支部开展“传承清廉家风,涵养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该公司通过“四个一”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树立讲纪律、守规矩、倡廉洁、重家风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以良好家风筑牢[全文]
    2024-09-25 02:00
  • 9月22日,恰值秋分,国网罗源县供电公司达成县域全自动FA线路100%有效覆盖,非整县示范县提前完成全覆盖,有效推进辖区配电网自动化高质量发展。为强化配电自动化馈线建设成效,保障配电网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今年以来国网罗源县供电公司成立新型[全文]
    2024-09-24 02:01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甘肃生活网 gsh.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