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信口开河、抹黑教材,说教材不能自学,这也是教授说的话?

现在教育的悲哀,尤其是教学方面的,不管什么人,谁都能来说几句,大骂一通。尤其是有的人仗着自己有地位有身份,顶着教授或是学者的名头,对教育教学指手画脚。当然,要是能说得有理有据,也能让人信服,可是有的人纯属信口开河!

比如最近看到一个叫丁万明的教授,名头不小,河北省党校教授,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在一个讲座上,这位大教授不加调查,信口开河,说现在的中小学教材没有公式,没有定理,没有定义,学生不能自学,家长没法辅导



真是像他说的那样吗?现在的中小学数学教材里没有公式,没有定理,没有定义,真是这样吗?我想,就是不看书,光凭脑袋想一想,这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个丁万明教授脑袋瓜子不知道怎么转的,居然能说出这样的不着边际的蠢话!

为什么说不可能?道理很简单,因为公式、定理、定义正是教学内容之一,做题目要用到公式,用到定理,教材里没有公式,学生学什么?做证明题时用什么定理去证明?当然,口说无凭,咱不能像丁教授那样信口开河,咱拿出证据。



上图,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为“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看看有没有公式!红线划的不是公式是什么!丁万明教授真的打开教材看了吗

再看看,这样的内容,能不能自学,学生能不能看懂,家长能不能看懂?有的家长说不知道怎么辅导,但不会辅导这是人的问题,还是教材的问题?



再看上面这个,这是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为“圆的周长”,大家看看有没有公式?右边“你知道吗”上面那个,不是公式是什么?丁万明教授是不是信口开河?

再看看这个内容学生能不能看懂,能不能自学?家长能不能看懂,能不能辅导?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规律,推导出公式,还有文字说明。



看这个,也是六年级上册的,圆的面积,看看有没有公式?学生能不能自学,家长能不能辅导?这样的教材,不说学生自学了,如果家长说不能辅导,请问到底是人的问题,还是教材的问题?

我说丁万明教授是信口开河,没说错吧?我说他根本就没翻开教材看,是不是事实?如果他真的看过教材,他就不可能那样说,看过了还那样说,那就是昧良心了,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再看看这个,这是八年级上册的,全等三角形,看看,清清楚楚写着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右边又推导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当然极少数啥也不知道的差生除外),做几何证明题,都是要在后面用括号注明用了什么公理、定理,所以教材上怎么可能没有定理?



不知道丁万明教授看了上面的教材,还会不会说“你自学一下你试试”?难道上面我举出的例子,那些内容,不能够自学吗?还需要怎么编写,才能自学?

再说了,何为教材?何为自学教材?中小学教材编写出来,是为了让学生自学的吗?难道不是用于教师教的吗?教材,不是学材,为什么要强调用于自学呢?



丁万明教授似乎对启发式教学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启发式教学是西方的,真是荒谬,孔子早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两千多年前就重视启发教学了。

让学生自己发现公式有什么不对吗?看看上面我举出的那些内容,都是让学生自己探究,有的还联系生活实践,然后总结出公式,发现不了老师再教,有什么不好?

丁万明教授说基础教育不是培养天才的,但问题是,你知道哪个是天才、哪个不是?再说,是开发思维重要,还是灌输知识重要?普通人的思维就不要开发了吗?



大家看看上面这个,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教材确实没有写出公式,但这个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公式,你认为可以不可以?

结合图形,加上两个“学生”的讲解,保守估计,我认为至少一半以上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通过小组讨论,更多学生能看懂。



就上面那些教材,这种编写方式,说没有公式,没有定理,没有定义,丁万明教授亏心不亏心?虽然顶着教授的头衔,但也是信口开河!

还说最后逼着家长不得不让学生上辅导班,这话是不是丧良心?这是对教材的污蔑与抹黑!现在家长让学生上辅导班,是因为教材吗?



然而,就这番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却能忽悠很多同样啥也不懂的人,这些人自然也是根本不了解教材,带着对教育与教材的不满,就轻信教授说的,以为教授肯定不会乱说,但这个丁万明教授,这次还真是信口胡说!

现在的中小学数学教材,总的编写特点,就是遵循“探究——知识点——运用”原则,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教学上的真理。灌输式教学,早就落后了。现在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现在很多人迷恋过去的教材,总说过去的好,但是却不明白,现在的教材就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改进的,更不知道现在的教学理念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了。现在更注重开发学生思维,而不是灌输知识点。

现代国家间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又在于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就是要从小开发思维,培养探究、发现的兴趣与习惯,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这些是人才必备的素质!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从城市延伸到乡村,从艺术课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美育不是学生成长的“点缀”,而是教育的底色,如同水和空气滋养学生的身心。作者 | 本报记者 李 鹏 金 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全文]
    2025-04-26 11:28
  • 在这个知识迅猛迭代的时代,尤其是近期全国高校硕士与博士点的进一步扩充,学历的提升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本科学历已成为许多岗位的基本要求。四川省作为教育大省,也是高考大省,一直致力于为学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全文]
    2024-12-21 02:17
  • 养育谱系孩子的道路上,关注圈内的消息,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每年都有家长错过某些补贴、错过报名、错过面试、错过招生……这些消息在当地的家长群最容易看到。为方便谱系孩子同城家长互助交流,在广大读者的热切呼吁下,大米和小米创建了40多个同城家长交流[全文]
    2024-12-01 03:48
  •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矛盾,更要培养学生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塑造美好的未来。来源 | 中国教师报作者 | 杨冬菊 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班级,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生活,难[全文]
    2024-11-19 03:53
  • 在教育中,教师、学生、家长是三条绳,扭在一起才会更结实、更有力。作为家长,要“静”心陪伴孩子;作为学生,要“勤”于学习;作为教师,要常教常“新”。家长“静”,学生“勤”,教师“新”,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共进、良性发展的班集体。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全文]
    2024-11-12 03:50
  • 11月6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公告》称,为维护留学人员合法权益,维持留学市场正常秩序,该中心持续关注认证数据及相关举报情况。近期,下列院校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全文]
    2024-11-09 03:4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甘肃生活网 gsh.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