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考研初试时,同样的水平,把握这几个答题技巧,很容易“加分”

考研初试的脚步越来越近,尽管本届考试的总体人数比去年减少三十几万。但实话实说,对于想上岸的人,这些可能微不足道。

国内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本来就有限,而考研淘汰率又远比高考高。初试,是获得“入场券”的第一步。以剩余的时间,备考已经进入冲刺,这时了解一些小技巧反而显得很重要。

研究生考试对大学生是挑战,在于我们复习时不会跟高三一样,有全校同学“陪着”。但考试的很多规律却存在相似之处,只不过许多人忽视了。



同样的水平,把握这几个答题技巧,很容易“加分”

考研到了最后阶段,往往比的是心理素质和解答技巧。相同的水平,进入考场后发挥的程度绝对不一样。而不同考生的作答,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给分标准。

首先我们要清楚,阅卷老师每日工作量很大,又不能有纰漏。所以别看拿工资,但其实很多人觉得压力大、心情烦躁。这时,考生的字迹绝对是“第一印象”。

写得太乱,再好的内容也很难让老师逐句去对照,非常容易影响给分。所以,大家必须保证整洁。你可以不会书法,但必须有规矩的感觉。这是对阅卷人的尊重。



第二点,作答能否让老师看出“逻辑和重点”,这非常关键。字迹工整只是第一步,但专业的教师不会因为字太漂亮就能随意把不好的回答变成满分。

参加过高考就应该知道,考试有“给分点”,考生的用语可以有差异,但必须写在“核心”内卷上,才能得分。

所以主观题作答时,最好在格式和内容上,都能让老师一目了然地看清楚“重点”。而不是像流水账一般。可以充分利用“大标题、小标题”。



第三点,考生答题要稳,尽力降低涂改的概率。出现笔误后,一般只用“杠”划掉错字重写即可,不宜做特别多的涂抹。否则电脑扫描后,老师看完会显得很难看。

整个试卷如果能做到工整、条理和布局清晰、几乎没有涂改,那么在无形中就会让老师给出更多分值。同样的水平,书写和组织语言是否给人感觉“清晰”,差别很大。

这么说吧,总结起来就是阅卷者给分时,基本上只看对的部分。能让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找到给你分的理由,这就是技巧的本质。



考场适应力也很重要,不要害怕跟监考人交流

考研人距离曾经的高考有很长时间,平时高校自己的期末考试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加上没有模考去模拟考研,所以很可能让部分考生紧张。

考场适应力也是确保上岸的重要条件,平时复习再好,如果临场发挥失误也是竹篮打水。同学们要轻装上阵,不要一看到监考人进来就异常焦虑。

其实,这类工作人员本质上要为考生服务,也是拿工资的,大学生不要因为人家是老师就不好意思“麻烦”对方。



考试时出现突发情况,比如笔坏了、桌子不稳固等情况,影响自己答题就需要及时跟监考人沟通。还有的考生会很怕老师看着自己。

有时候一些监考人,不知什么原因会常常望向某个考生,或者走路时特意在桌旁停留。考生没有必要在意,只要自己确实没有作弊,用不着担心他们。

如果这种情况严重,也可以用平和的语气告诉老师,这样做会影响自己。研究生考试虽不如高考受重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拔;老师不敢刻意找考生的别扭,否则要花很多精力打报告。



进入考场前,多复习少说话

考研是当代大学生一个“重大工程”,把握每个细节才不容易后悔。除了考场里的技巧,很多同学可能会忘记,在考前也要有注意的问题。

我们学习时需要经过思考才能真正进入状态,而考研时那么多学生同时进考场,外面经常听到呜呜丫丫一片讨论声。真正的学霸曾表示,这种时刻应该多复习、少说话。

这里并不是为了那几分钟的知识点,而是让自己提前适应做题的状态。否则“风风火火”进入教室,往往大脑还需要时间来进入兴奋的作答状态。

少跟别人说话,也是静心的方式,以免听到不中听或者纯属浪费精力的无用之话。最后,祝愿考生有个满意的答卷。

【话题】你准备好迎接考试了吗?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从城市延伸到乡村,从艺术课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美育不是学生成长的“点缀”,而是教育的底色,如同水和空气滋养学生的身心。作者 | 本报记者 李 鹏 金 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全文]
    2025-04-26 11:28
  • 在这个知识迅猛迭代的时代,尤其是近期全国高校硕士与博士点的进一步扩充,学历的提升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本科学历已成为许多岗位的基本要求。四川省作为教育大省,也是高考大省,一直致力于为学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全文]
    2024-12-21 02:17
  • 养育谱系孩子的道路上,关注圈内的消息,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每年都有家长错过某些补贴、错过报名、错过面试、错过招生……这些消息在当地的家长群最容易看到。为方便谱系孩子同城家长互助交流,在广大读者的热切呼吁下,大米和小米创建了40多个同城家长交流[全文]
    2024-12-01 03:48
  •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矛盾,更要培养学生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塑造美好的未来。来源 | 中国教师报作者 | 杨冬菊 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班级,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生活,难[全文]
    2024-11-19 03:53
  • 在教育中,教师、学生、家长是三条绳,扭在一起才会更结实、更有力。作为家长,要“静”心陪伴孩子;作为学生,要“勤”于学习;作为教师,要常教常“新”。家长“静”,学生“勤”,教师“新”,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共进、良性发展的班集体。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全文]
    2024-11-12 03:50
  • 11月6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公告》称,为维护留学人员合法权益,维持留学市场正常秩序,该中心持续关注认证数据及相关举报情况。近期,下列院校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全文]
    2024-11-09 03:4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甘肃生活网 gsh.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