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像知青上山下乡,有人回城了,有人回不去了

选调生就像是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有的人又回到了城里,有的人留下了生根发芽。

有人说:985毕业生涌入县城,就是和当地人抢饭碗,甚至堵死了普通本科生的求职道路。

所以,网络上对985毕业生求职的事情,关注度一直很高。毕竟都是毕业生,大家的去向,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

在过去,选调生,是很多人不愿意选择的去处,毕竟选调,有很多未知的恐惧,大家都想去大城市发展,当人才竞争激烈的时候,很多人愿意退守小城市。有的人退守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有的人退守之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选调之后,能进入政府单位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也有很多说不出来的苦衷,毕竟,每个行业,都有外行人不知道的无奈和辛酸。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有好有坏

好不容易读了大学,很多人都不愿回到小城市工作,尤其是偏远的小县城,觉得和自己的见识格格不入。尤其是985毕业的大学生,更不喜欢小城市。

但是,985毕业的学生,有的是本科生,有的是硕士,甚至还有博士,他们去县城工作,对当地的人才培养,是有好处的,而且对本地的一些研究,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小城市引进了人才,对本地的发展有益无害。

但是,对于很多普通本科生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他们在就业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阻力,因为院校的不突出,自己成绩的不优秀,他们的最后退路就是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但是这些路,都站满了名校的毕业生,他们的求职路更是举步维艰。

对于本地发展是好事,对于其他求职者是坏事,事情,总是有两面性。说实话,现状如此,也不是这些985毕业生能阻止的,毕竟,他们也是毕业生,需要求职,他们也需要稳定的工作。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有无奈有辛酸

如果真的能留在城市,又有几个人愿意回到小城市生活,还不是压力太大,求职太难,只能向下兼容,哪个单位稳定,工资待遇好,就愿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

徐东来是广东地区一名985毕业生,也是选调生,他想留下来,但是就业太难。他被选调到贵州的一座县城。有时候他也会回到大城市,毕竟自己的同学都在这里。

当时,当他看着密集的人群,穿着光鲜亮丽,再看看自己朴素的外衣,在地铁里摸索着,有点“乡下人进城”的感觉。

老同学重逢,总觉得自己和城市工作的同学开始格格不入,共同的话题也越来越少,虽然距离并不远,但是却像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他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每天游走在街头,如今再看看,感觉这个城市是那么陌生,同学们也是那么遥远。

选调,虽然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却充满了辛酸和无奈,想回来,也难了,去了几年,也买房了,结婚,生了孩子,想要回来,就是拖家带口。回来后,又能做什么呢?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有人悲观,有人乐观

如果知道一些历史的人,肯定知道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去到小城市,帮助建设,体验生活。选调生不也是如此吗?

他们的境遇也都差不多,都是去了小城市,在那里工作。同样是上山下乡,生活态度却不完全一样。

有的人觉得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了,于是消极,开始做一个不合格的工作者。最后无奈之下,结婚了,生了孩子,决定浑浑噩噩过一生。

有的人恰好相反,他们觉得,大城市和小城市区别不大,工作只是生存手段,当生活温饱不是问题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读书,学习,不仅提高了学识,还会想办法再回到城市,随着自己知识储备的提升,在机会到来的时候,他们再一次返回了大城市。

同样的选调,同样的知青下乡,却有着不一样的结局。而且,这最终的结局都是自己选择的,和生活无关,和就业压力无关,是有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考验不合格,他们选择了委屈自己,向生活低头。

同样的事情,有人悲观,有人乐观,也是不同的心理,成就了不同的人。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选调生,就像是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如果他们愿意,最终可以回到城市,但是有的人,一辈子就留在了那里,再也回不去了。所有的选择,都是人生态度在作怪。

但是,回到大城市,并不代表就一定会优秀。只是人生的格局不一样,选择就一定会不同。在哪里,都应该活得精彩。

很多人的压力,都是来自就业,认为是疫情导致的就业困难。不完全是这样,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大学期间的成绩并不优秀,而且这样的学生占大多数,虽然有毕业证,但不能代表真实能力。

因为迷茫,才会失去方向,因为没有方向,才会变得恐慌,才会慌不择路,最终留下遗憾。甚至一辈子后悔,自责。

其实,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什么,在哪里做,都是一样的,如果心有不甘,那就努力,回到你想要回去的地方!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甘肃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从城市延伸到乡村,从艺术课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美育不是学生成长的“点缀”,而是教育的底色,如同水和空气滋养学生的身心。作者 | 本报记者 李 鹏 金 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全文]
    2025-04-26 11:28
  • 在这个知识迅猛迭代的时代,尤其是近期全国高校硕士与博士点的进一步扩充,学历的提升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本科学历已成为许多岗位的基本要求。四川省作为教育大省,也是高考大省,一直致力于为学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全文]
    2024-12-21 02:17
  • 养育谱系孩子的道路上,关注圈内的消息,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每年都有家长错过某些补贴、错过报名、错过面试、错过招生……这些消息在当地的家长群最容易看到。为方便谱系孩子同城家长互助交流,在广大读者的热切呼吁下,大米和小米创建了40多个同城家长交流[全文]
    2024-12-01 03:48
  •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矛盾,更要培养学生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塑造美好的未来。来源 | 中国教师报作者 | 杨冬菊 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班级,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生活,难[全文]
    2024-11-19 03:53
  • 在教育中,教师、学生、家长是三条绳,扭在一起才会更结实、更有力。作为家长,要“静”心陪伴孩子;作为学生,要“勤”于学习;作为教师,要常教常“新”。家长“静”,学生“勤”,教师“新”,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共进、良性发展的班集体。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全文]
    2024-11-12 03:50
  • 11月6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公告》称,为维护留学人员合法权益,维持留学市场正常秩序,该中心持续关注认证数据及相关举报情况。近期,下列院校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全文]
    2024-11-09 03:4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甘肃生活网 gsh.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